精 彩 页:
这个小沙弥玄奘究竟是何许人也@就出身与学养来看,玄奘出身于为皇帝效劳的士人精英阶层。他的祖父曾是北齐国子博士,当时在位的皇帝赐给这家人一个中型城镇的岁入。承平时期,这种家庭背景的子弟理应在帝国的官僚体系里入仕发达才是,但那个时代却跟承平相去甚远。在隋朝以前,有三百年的时间没有王朝能统一中国。世家大族建立了一个个互相对垒的短命王朝。胡人——来自草原东部的游牧民族——占领、统治了中国的北半部,而玄奘的家族就住在这里。玄奘的父亲决定从国都的乱局里抽身:“隋政衰微,遂潜心坟典。州郡频贡孝廉及司隶辟命,并辞疾不就。”玄奘的父亲在他成长时领着他念经读典。玄奘的哥哥则成了沙弥,他一发现玄奘“堪传法教”,就带着玄奘到帝都洛阳自己安单的寺院里,教玄奘基本的佛教教义。十三岁那年,玄奘在这寺里出了家,他就这么读经、听讲、禅修,直到七年后不得不逃难为止。¨到了玄奘生活的年代,佛教已经至少有一千岁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佛陀,生活在公前6世纪至公前5世纪间的印度恒河河谷靠近喜马拉雅山麓的地方。佛陀看着周遭人的生活,思索着生命,从而开始相信人们想得的却不可得,而得到的却又是他们所不愿得的。世间一切无所逃于生老病死。众生误以为自己拥有某种不变的本质、某种灵魂,却料想不到自己是如何随着时间过去,或是随着不同的情境而转变。
佛陀将众生无尽的欲求、没有任何延续性的自我与免不了的死亡,都视为人世间的现实情境。在超脱语言、信仰、职业及种族的普世宗教经验里,这样的剖析是*早的主张。
佛陀找不到哪一种信仰体系,也找不到哪一种超自然的存在能改变这样的情况。他亲身体验乐道与苦道以克服这个情境,却发现这两条路都不能成功。*后,他在今印度比哈尔(Bihar)菩提伽耶的一棵树下入定,找到了答案。人受苦的原因就是欲望,特别是那种注定会失败,想去阻止人、我、人我之间甚或是万物无常变化的欲望。
佛陀针对人类普世的问题提供了不止一种辨析。
他铺陈出一条解脱之路,不仅无须逸乐,也不假**的苦行。佛陀称之为中道,虽然行中道并不容易,但无论性别、语言、地方、职业、社会阶级是否相同,每个人都能受用。不过行中道难免要跟人们生活的常态有极大的断裂。一个人若要开始行中道,就得放弃所有财产,离开家人与朋友,只留下一件单衣和一个乞食用的钵。刚出家的人有必要加入佛教徒所组成的团体——被称为“僧伽”,以求修行与受人护持。而安贫守道的寺院誓词则是用来帮助初发心的人不受欲望影响的。佛教把弃*财产和入寺安居当成精进的重中之重。游方寻求教诲与智慧也是行中道固有的一部分。虽然每个人都能成为佛教僧人,但只有僧人——而非一般信徒——才会追求智慧与解脱。信徒则借由供养僧人来获得福报。“从受苦受难的世间解脱”的理念,必然是玄奘与其兄长,以及其他许许多多的僧人和信徒们在长安寺院里参与日常僧辩与开示的核心。
公623年,也就是那对弱不禁风的小兄弟抵达成都的五年之后,新起的唐朝在中国许多地方建立起了堪堪所需的社会秩序。这时,已经正式成为比丘的玄奘违逆了哥哥的意思,离开寺院,重新踏上了寻求口传教诲的游方之行。玄奘沿长江(金沙江段)而下,前往某间香火鼎盛的寺院待了一季,接着穿过故土河南往北行脚,一路听人开示、自己讲道,也因此得了些名声。。。
在佛教中,各比丘都要为自己的修行开悟负责。
是否要寻求知识、学习和寻找正道,都要由自己决定。在玄奘的时代,遍布中国各地的一系列寺院就是用来求道的制度性组织。中国寺院的住持都是高僧,而寺院的风格、禅修的方法与对佛法的诠释也都各不相同。游方僧得根据住持出的题,在众僧与信徒面前参与日常的讨论与辨析。一个比丘想要有所成就的话,就必须熟读经书,懂得如何讲出好的论点,还要从适合的故事中找出关键。
佛陀入灭后,也就是玄奘出生的一千年前,佛教便已通过海陆贸易路径,在印度内外稳定传播。到公1世纪,佛教已经是贵霜帝国(KushanEmpire)里盛行的宗教,而这个帝国的势力*是从中亚经巴基斯坦与阿富汗,遍及印度。从阿富汗以东一直到中国,寺院都是商旅路线上每一个绿洲城镇中重要的一部分。
还有些佛寺盖在遗世独立的地方来接待商队,商队里的商人则回过头来捐钱供寺院营运。佛教也沿水路从印度传到斯里兰卡,直至东南亚,*终到达中国沿海地方。早在公2世纪,文人兼自然科学家张衡就曾记录过中国境内的佛教僧人。佛教在漫长的传布过程中,分裂成好几套着重于不同经典且相互竞争的体系。叮但即便如此,所有寺院都还是遵循着核心的教诲,视印度为佛教的发源地,接纳所有派别的佛教游方僧。许多信佛的文人对上述的游方僧与佛教寺院网络的拓展范围都有所关注。
近年来一次让人叹为观止的考古发现反映出玄奘在世时多姿多彩的佛教意象与习俗。1996年,挖土机在距离玄奘的寺院以东约五百公里的青州市,挖出了一个装有超过四百尊石雕佛像的地窖。∞多数佛像能上溯到的时代,恰巧就比玄奘所处年代早了几十年而已。佛像保留的原始色彩鲜艳动人,而佛像风格之多变也令人赞叹。建立王朝的游牧民族仿佛偏好阿富汗当地以及中国的商路绿洲里常见的风格。其他的出资者则似乎*喜欢类似当时东南亚所雕刻的佛像那样的。有些雕像雕的是传统的印度罩衫,其余则雕上了当时的中国袍服。所有这些雕像都一度为遍布当地的神龛或寺院所有,显然是因为旧了、坏了,才会在12世纪的某个时候被仪式性地埋在一块儿。二十六岁那年,玄奘似乎感觉少了什么。“既遍谒众师,备餐其说”,他“详考其义,各擅宗涂。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知适从”。就一个年轻人而言,这可是对佛教在中国地区的发展一次甚为精辟的总结。P3-5